让我们数一数,FTX事件中有多少被你忽视了的“第一性原理”
'Tony Oursler: Black Box'
五个月前,一场泥沙俱下的加密风暴登陆,市场粹不及防,死伤无数。被Luna、3AC、Celsius击中但大难不死的伤兵们彼此扶持,连滚带爬地躲进“大后方”——那个“坚实”的交易所营地,准备开始疗伤。
结果刚喘了口气,帐篷塌了——交易所破产了。
在2022年这一季“加密风暴”剧情中:流动性危机、连环套娃、过度杠杆、喊单、rugpull、黑客攻击.....本月全季高潮,又加了一味“币圈安然”丑闻——这下全了。
向遭受损失的小伙伴们表示慰问,但老伙伴们并不应惊讶。到今天为止发生的所有事情,一直都是历史上人类最喜欢、且会不断重复的事情:无中生有、以少搏多、空手套狼、暗渡陈仓。因为这代表了人类智慧,人类会用杠杆,会以少博多,会走捷径;只有动物才只能和大自然一比一索取。
这就是让你无可奈何又欲罢不能的“人性”,足够让尼采写成一本哲学奇书——《人性的,太人性的》(Human, All Too Human)。
泥沙俱下中,我们也终于有了一个再次回归“金融底层逻辑”的机会。历史再次证明:除了“人性”——我们没办法控制之外,金融永远有自己的客观规律,不会因为任何技术、理念、模式创新、也不会被任何“英雄光环”所否定。
让我们数一数,FTX事件中有多少被你忽视了的“第一性原理”。
1. 流动性危机的第一性原理
“十个锅七个盖儿”。
一个标准的“流动性危机”视觉化效果是这样的:
我成立了一家公司,有资产200元,负债100元——可能来自投资人、借款人;也可能是客户预付款、或在市场上加杠杆的配资。
突然有一天,所有投资人、借款人和客户在同一时间灵光突现,觉得我疑点重重;并在同一时间要求我把钱还给他们。
所以,我需要马上拿出100元还给大家。钱肯定要从资产中找,但这200元资产,不是现金、不是银行存款、也不是能马上能卖掉的股票;而是几栋房产、几份PE长期投资股份、一堆还在锁定期的token;虽然有些股票和比特币,但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卖掉——因为卖单太大,一旦挂在市场上,价格定会暴跌。
反正由于各种原因,我今天拿不出100元,只能选择破产——这就是流动性危机。
这是一个标准的、教科书级别的例子,这也是银行挤兑的标准情境。央行的存在便是为了此情此景,且解决方案简单粗暴:印钞补洞。银行求救,央母便抱(当然有条件,也会收利息)。如你所知,这就是白芝浩的“lender of last resort”(最后借款人)。
但是,“抱”的前提是——银行真有价值200元的“资产”,只是当下拿不出来。如果银行资产被行长去澳门赌光,妈必不会抱你,除非你大而不能倒,是2008年次贷危机的第一张多米诺。
但是在当下的币圈,流动性危机开始变的“不标准”:
我欠客户或贷款人100元,而资产端是——自己发的小跑币。我写了几行代码,放入我家狗子的头像,写上“200元”几个大字,“叮”的一声,资产就有了。
突然有一天,所有人在同一时间灵光突现,觉得我疑点重重,并在同一时间要求退钱。可我那200元的“资产”,既不是现金、不是银行存款、也不是股票和加密货币,也不是“暂时无法变现”的任何东西,而是——空气。
空气肯定一文不值,于是我只能在推特上宣布破产——这就是币圈的流动性危机。
然而这一次,没有央行,没有“lender of last resort”,只有“holder of last resort”。一句“Oops,对不起”,你的钱就消失了。
无论币圈还是传统行业,金融逻辑并不会变化——只要是中心化机构,就会有资产负债表,只要有资产负债表,就可能由于“资产”低于“负债”引发流动性危机。而币圈唯一的特别之处,就是经常把自家“股票”当资产,“流动性危机”的定义不是“短时间无法变现”,而是“资产是空气”,或者是曾经被赋予极高“梦想和承诺”的空气;一旦遭挤兑,不是“暂时”拿不出来,而是大概率“永远”拿不出来——也许价格蒸发了,也许被黑客拿走了,也许被抵押买游艇以及赞助世界杯了,或者在高风险交易中赔光了。总之在发生流动性危机时,大概率是“死亡螺旋式”——又快又猛,且无法挽回。
在FTX剧情中,FTT似乎就是“空气资产”。但FTX事件真的只是“流动性危机”吗?
2. 交易所的本质
虽然FTT完全符合上述“空气资产”的描述,但是用“流动性危机”来定义FTX事件,就像一个在抢银行的过程中撞倒了老奶奶,被众人指责为“道德有问题”,而忽视其巨大危险本质的“江洋大盗”。
FTX是一家交易所,“流动性危机”这个词本不应该和“交易所”有任何交集。
交易所的本质是“撮合”,提供一个买卖双方各取所需、价格发现的场所。它应该是一个不触碰客户资产、不会发生“十个锅七个盖儿”问题的技术平台。所有用户的账上余额以“备付金”形式存在,随时可以提走。
其商业模式也并不“fancy”:你把钱给交易所,交易所执行你的挂单,你不想交易了,交易所把钱还给你,并按你的交易量收手续费。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“价格发现”,让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,更好地反映到价格上。然而没有公开透明的“撮合”功能,价格发现机制就建不起来。
所以,一个交易平台根本没有“流动性危机”的逻辑。如果有,那大概率是挪用了客户的钱——只要有“挪用”行为,要么是道德问题,要么是犯罪行为,总之“信用”即刻荡然无存。有句经典老话概括了一切——“Credibility, like virginity, can only be lost once and never recovered”。
如果底层逻辑了然于心,当你看到FTX——一个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、自己制定规则、自己投资、自己上币、自己做交易对手盘、自己清算、自己结算的中心化账户体系,一个“黑箱式”数据模型,发生了流动性危机,还会感到意外吗?
这就是穿着“利他主义”马甲的“监守自盗”——表面看是撮合,马甲下却隐藏着巨大的信用扩张。
既然如此危险,难道交易所无法被约束?
当然可以。现代金融体系中,有一个极重要、却极不性感、极易被忽视的概念——“托管”。
你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买卖股票,你的股票被“托管”在中证登,而你的钱被“托管”在银行;而你在交易界面上看到的数字(比如500元钱成交一股茅台),不过时两个登记机构信息在交易平台上的“映射”而已。
上交所的员工可以篡改你的成交记录,却永远无法挪用你的钱——因为钱不在交易所上。
这便是当今世界上,所有现代化中心交易必须采用的机制——“交易所”和“托管机构”相互制约,没有任何从属关系,且分别受到监管。防止人性“掏窟窿”,是中心化体系迈向安全的“第一步”。
3. 为什么DeFi不会有流动性危机?
那么问题来了:被赋予众望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并没有“托管”概念,用户的“资产”跟“交易”完全混在“流动性池子”里,岂不是更不“安全”?
在去中心化交易所(Dex)的设定中,你的“资产”只由代码控制,“交易”也由同一套代码执行,尽管资产和交易“掺和”在了一起,但执行的依然是代码,而不是人——除非机器人突然觉醒,产生了智能,生出了人性,有了“挪用”的主动意识。
所以,在DEX上,最大的风险不是“人”和“黑箱”,而是智能合约是否安全。在中心化交易所,如果人出了问题,你的钱就没了;而在去中心化交易所,如果代码出了bug,你的钱也会消失。
去中心化金融(DeFi)没有一个中心化系统来管理,所有参与角色都是平等的。在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上,没有“买家”和“卖家”之分,只有“交易者”和“做市商”之分。而自动做市(AMM)算法,保证做市商不需要挂买卖单,只要把A和B放进一个智能合约,交易者便可自行从池子里买走A,或者用A换走B——这个用纯算法表达的交易过程,才更贴近“交易”的本质。
DEX上只有代码,没有人”认知“的掺合,便没有“信用”和“负债”这类概念,也就没有资产负债表,“流动性危机”便无从发生。(详见《文理两开花》第19期“"牛市谈信用,熊市谈计算“:为什么说负债是一种认知?”;第21期“再谈计算性:DeFi还能做什么?”。文字稿见《文理两开花》newsletter)。
4. 未来的金融体系:让“计算的归计算,信用的归信用”
千百年来,从结绳、算盘、再到计算机,人类用肉体和认知模拟机器算法,效率和生产力得以级数跳跃。而当计算过程有了更好的承载体系,并逐渐深入社会活动,“人”的角色应有序退出,将这项工作交还给更合适的主体。
机器代码更擅长计算,便交给机器;而“信用”和“负债”是人类认知,那就继续由人来掌控——“认知”部分当然可以继续放在中心化黑箱,但必须接受约束。传统金融上百年来总结出来的“权责分离”、监管原则,并不是阻碍创新的冗余累赘,而是底层逻辑。
可迄今为止,无论是现代金融体系,还是加密领域,“信用”和“计算”仍然被装在同一个黑箱里,混淆不清,人的判断和机器算法混在一起干活儿——那些隐含的杠杆和负债,依然无法肉眼分辨。正如当年的P2P,有计算公式,有信用模型,创造一个完全由机器和模型执行、绝对客观的假象——直到某天App突然通知你:对不起,钱没了。
金融的本质是经营信用与风险。如果没有信用创造、不经营信用、没有风险管理,“金融”根本无法形成一个“行业”,也没有存在价值。所以“中心”依然会存在,但有些“中心化”只是“计算性”到达终点前的妥协——并不是终点。一个理想的金融体系,应该是“计算”和“信用”分离的体系,一个能让你精确看到“信用”作为输入参数、并产生结果的体系,一个“计算”和“认知”能无缝衔接的体系——才是一个可持续的、清晰的金融体系。
只要我们还处在“信用”和“计算”纠缠不清的乱纪元,DeFi的价值便永远无法被正确认知。
所以你我依然任重道远,且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