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字稿】“这个世界应该有多少钱?”
Hi,
我们用三个灵魂拷问,也就是著名的“玮氏货币灵魂三问”——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?谁可以决定应该有多少钱?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些钱?来试图弥合主流货币理论与大众媒体观点之间的鸿沟。
今天是第一问:“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?”
(音频请在小宇宙或各大播客平台收听《文理两开花》)
小跑 02:54
首先想请Will老师介绍一下这三个灵魂拷问的背景?你是怎么想到这三个问题,或者想用它们来解释什么?
Will 06:08
中本聪2008年底/2009年初发表了白皮书后,一夜之间货币理论似乎成了一个显学,至少在加密这个行业里几乎人所共知,几乎达到了人必称“货币”的程度。同时伴随着世界各国的QE、货币超发等现象,也让货币理论越来越成为显学,引发整个行业、甚至社会大众都越来越多地关注。
中本聪同志的论文标题是“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”,按理说是一个纯技术的创新,没想到比特币创世区块上来就是“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” (财政大臣处于第二次援助银行的边缘),这就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,好像就是要来挑战现在的货币体系运行不合理的地方。
这也是为什么整个区块链/数字货币圈子把货币理论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、甚至成为行业理论基础的原因,而且明显好像要跟传统货币理论产生冲突。
遇到这些不好解决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矛盾时,我习惯在更高一层创造一个思考框架,让各种对立观点变成对框架中不同问题的答案,也就是让框架变成现实的模型。通过这些年反复考虑,最后总结出来“三问”的模式。
这其实是针对一个领域、一个方向的“第一性原理”思考方式,就像“人生三问”:你是谁?从哪来?到哪去?以前讨论数字人民币的时候,我也提出过三问:第一,不同银行的钱包是不是长得一样?第二,密码丢了谁能给你恢复?第三,数字人民币持有和转账有没有限额?通过这样的问题的不同答案,就可以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底层运行逻辑。
“货币灵魂三问”也是这个目的:希望有一个框架,让不同的货币体系、货币流派都能够容纳在框架中,不同体系和流派的主张只是这三个问题的不同答案。比如,假设第一问有三个答案,第二问有两个,第三问有两个,那么3×2×2,也就是说世界上可能会有12种货币体系存在。当中也许只有一个是最合理的,也许有三个都比较合理,这是运行在世界的不同地方。
有了这个框架,就可以帮助大家更好讨论这个话题。
小跑 10:05
太有理科生的感觉了,不像文科生动辄就躲进哲学来讨论理念问题。
我稍微数了数,比特币出现以来,跟它相关的理论包括MMT、奥派经济学、哈耶克非国家主权货币、也有试图从传统货币银行学角度分析的。但分析来分析去,都是在自己已经有的逻辑基础上越堆越高,并没有抽丝剥茧深挖成“第一性”最基本的问题来讨论。
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:这个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?
感觉应该是从“货币供给”的角度来分析:到底应该有多少的货币供给量,才能够支撑起整个世界的经济?
我查了一下,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,2021年全球广义货币总量是全球GDP的140%,一倍还多一半。大概估算了一下,如果按照去年全球GDP总量(94万亿美元)乘以大概1.5倍,就是大概250万亿美元的全球货币供应量,所以粗鲁估算,现在全球大概有这么多钱——如果跟GDP总量来比,显然是多了。
但我又换了一个角度,历史纵向比较了一下:1960年全球广义货币总量相当于全球GDP的50%,然后以大概每年10%的速度增加,尤其是最近10年,大概翻了4~5倍。看到这里,我的感觉是,这个世界好像可以有无限多的钱。如果是这样,我们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?
再换个角度:低收入国家广义货币大概是GDP的24%(2021年),高收入国家是平均143%,美国是111%,日本是280%。这些数字是否反映出了对“灵魂三问”第一问的正确理解?
Will 14:13
没错。第一问其实就是“这个世界应该有多少钱”的合理标准是什么?假设我们以GDP为判断依据,现在全球货币总量(广义货币)是GDP的1.5倍——“1.5倍”合理吗?是多了还是少了?
这个问题好像很难回答。如果“两倍”是合理的,那“1.5倍”还少了;如果“一倍”是合理的,那“1.5倍”就多出了50%。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判断?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:
美联储正在“加息缩表”的周期中——这可以让我们得出一个很简单结论,就是美联储认为现在货币“多”了——因为他要缩表,缩表就是减少货币(加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第三问中会讲到)。可见“货币的多少”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,不然不会出现美联储做出的任何动作,对今天整个金融市场都产生巨大影响的现象。
为什么会有“货币多少”这个问题?
用你刚才的例子来看:GDP体现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支付关系。为什么1960年代占GDP50%的货币量就能支撑整个GDP?因为货币在不断流转,并不是“一块钱GDP”就一定要“一块钱货币”支撑。一块钱可以流转三次,其实创造了GDP三次。但是不是货币占GDP的50%就够了?如果是80%,是不是就能让GDP增加的速度更快一点,社会发展更好一点?最后一定会回到核心问题:货币到底有多少才是最合适的?这也牵扯到现在最主流的两个概念——“通胀”跟“通缩”。
然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?既然太多了也不好,太少了也不好(这恐怕是全世界的共识),那通行的答案肯定是“适度”——不多不少。但这不就跟没回答一样吗?就像网上的段子:“听君一席话,如听一席话”。
这第一问,其实关系到货币的“经济学本质”,需要回到货币的基本功能功能来看——价值尺度、交换媒介、价值储藏手段。
首先,“价值尺度”这个功能,本身就印证了应该“适度”比较好。就像我有一把尺子,别人的尺子量出一厘米长度的东西,我这把尺子能量出5厘米——所以我的尺子会比别人好。这不是很可笑?只能叫“自欺欺人尺”。
通胀的危害性不就来自于此?我把每个人的名义财富全都乘以10,再发出那么多货币,好像每个人的名义财富都增加了10倍——这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。所以,货币的“通胀”、“放水”并不意味着财富的增加,货币应该跟财富有一个适度的比例关系,不能靠刻意改变它的数字来影响财富值。
第二,再看“价值储藏”功能:是一样的。从个体的视角看,我应该有多少钱,这不用回答,肯定是越多越好。但如果你认为因为货币是价值储藏手段,货币越多不就是价值越大?所以这个世界也是货币越多越好——不就又回到“自欺欺人尺”的逻辑?
所以货币的所谓“价值储藏”手段只是一中有前提条件的说法,你不能把货币等同于价值,它仍然只是价值的衡量尺度。所以“价值储藏”是个体视角,不是整体视角。对于整体,“价值储藏”这个概念其实是没有意义的。
第三,货币的“交易媒介”。为什么大家习惯于用GDP这个指标跟货币去对比?就是因为货币“交易媒介”这个手段。GDP来自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过程——从这个角度讲,货币和GDP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关系。
所以,货币到底是跟全世界的资产有比例关系好、还是跟GDP有关系好,还是应该符合大家的心理预期——钱越多越好(个体视角),这些答案可能都不一样。举两个极端的例子,大家就会知道回答这个并不简单。
第一个就是MMT(现代货币理论)。MMT的逻辑是政府应该通过货币支持国家经济发展,钱少了就要印。所以MMT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大概是“想要多少就有多少”才是最合理的。一些货币理论也多多少少助长了这种理念。倾向,比如认为“通胀比通缩”好这派观点,就会认为“直升机撒钱”是最有效的刺激经济的方式,而通缩会使整个社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灾难。
另一个极端,就是奥派或者哈耶克派。假定以比特币派为代表,2100万枚定死,就这么多,这跟金本位一样。但是如果你觉得某一个固定的数字是合理的,就意味着它完全不体现整个社会经济、交易或者财富的增长。
所以最终,这个答案的终极答案是无聊的——“适度”最好。但大家马上会转而争论什么叫“适度”。其实核心矛盾在于对于“什么是适度”没有达成共识,这才是最核心的地方。
小跑 22:52
其实这个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中,是始终存在的。只不过以前大家没有办法把这个问题具象化,甚至没有想到它可能会有一个答案,或者一个衡量指标。
比如古代,没有一个定量的方法,并没有像联储一样的机构可以给“货币供给量”赋予一个数字,只能靠“定性”。而且大部分时候是出现了“社会崩坏”的极端现象,才明白过来是货币太多、或者太少造成的。
比如极端滥发的故事,古今中外从来没断过。比如元朝的灭亡、大明宝钞、密西西比泡沫、魏玛政府等等,包括最近的委内瑞拉。元朝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,就是因为“变钞”,结果是红巾军起义——在那个年代,大家没有一个定量的方法把问题呈现出来,往往是到了事件发生,没有挽回余地时,才发现病根是钱太多或太少。
我又想到另外一个例子:宋朝经常发生“钱荒”。宋朝有纸币也有铜钱,同时并用。由于南宋的会子已经严重超发,贬值非常严重,但是铜钱却可以保值,导致大家开始囤积铜钱。囤钱导致市场上可流转的铜钱大大减少。所以,某种程度上也验证了当考虑“世界上应该有多少钱”时,不能忽略“可流转”的部分。
Will 25:45
钱多与钱少,最核心影响因素还是人的心理预期。
刚才的例子,其实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。如果这个社会上的钱明显偏少,而金属更保值、难以造假,那么人的心理预期就会被影响,比如“持币惜购”心态,钱“值钱”了,大家就不愿意用它去买东西。
但是这种心理预期并不是必然的。就像刚才提到的1960年代货币供应量与GDP的关系,其实大家都知道:当时冷战开始了十几年,西方国家正是全民一心,奋力向前,整个经济活跃度非常高,人民的幸福指数以及对未来的预期都很好。虽然从统计规律上讲,当时社会上的“钱”的数量可能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,但是因为大家对未来的心理预期比较健康,敢花钱,所以就加速了货币的流转。“货币流速”在货币理论中是个很重要的侧面,它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货币数量或者货币乘数的不足。
所以,货币流转的速度对于经济活动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大家形成了错误的心理预期,比如认为未来会通缩,持币待购,会严重的抑制货币的流转速度。大家不花钱了,货币的流转速度一下降,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会更少,就会陷入恶性循环——这是个典型的“负向正反馈”。很多货币学派提出“通缩比通胀更可怕”的观点,就是这个原因——通缩造成的反馈,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带来的灾难可能比通胀更强。
通胀带来的是另一个角度,它带来的核心错误是扭曲价格的逻辑。因为钱多了,你会感觉自己的“财富”更多了,可能会去买一些非必须的、或者以前不会考虑的消费。同时,通胀扭曲了价格逻辑之后,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商业模式,比如很多公司觉得不赚钱没关系,只要股票还在涨;房子贵没关系,如果两年以后更贵,我还能把它卖出去——这就是对价格逻辑的扭曲。
通缩和通胀都会给社会带来很负面的冲击,所以多少钱才适度——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。
奥派的理论,比如说鼓励储蓄,我总结一下其实是说:这个世界上的钱应该比经济活动所需少一点。人们不要盲目贷款去消费,而是有了钱用于储蓄,就意味着有一部分钱退出了流通领域,延迟一段时间才参与经济活动。由于经济活动仍然每天进行,所以流通货币总量比经济活动增速稍微少一点点,可能是一个最佳状态。
另外一些货币理论强调消费、投资,这也没问题,但多少尺度最好,仍然没有答案。
小跑 30:33
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钱才算适度?其实也是一个“预期”问题——我们对于通胀和通缩的预期,会扭曲整个经济行为。
通胀的预期,会使大家觉得未来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,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,企业的行为也会改变——企业会试图把价格转嫁给消费者,如果觉得通胀会持续很久,可能会长期转嫁,甚至自己的生产也会缩减,就会产生螺旋效应。
这就是“牛鞭效应”——如果只是一个企业自己的预期变化,也许还好,但问题在于这种变化会衍生至上下游、甚至周边的生态预期改变。
比如,如果我是打工人,觉得通胀会持续走高,我的吃穿住用成本会涨,那我一定会要求涨工资。如果说公司涨了人工,成本就要通过定价更多转移给消费者,于是生活成本又高——这就是一个螺旋。
通缩也是一样。刚才南宋的例子,其实宋朝的货币发行量(包括铜钱)并不短缺,朝廷投入市场的货币总量非常庞大,明朝300多年的铸币总量,还不及北宋一年的铸币量——所以当时的货币供应量完全能够满足市民的交易需求。
问题在于,当时大家对未来的预期非常差,交子和会子的超发,更让预期恶性循环。手里的纸钱越来越不值钱,弱币驱除良币,囤积“值钱”的铜。铜钱越少,朝廷加大供应,导致铜的实际价值相对于铜钱面值大幅度低估。
整个预期的互相反馈,也给了当年政府一个错误的信号——会觉得自己发的钱还不够,所以又会继续大量发铜钱,铜的实际价值和它作为铜钱的面值发生了巨大的偏差,最后导致交易根本就没办法进行,经济也停顿。
所以“预期”在灵魂三问中也是一个有趣的维度。
Will 33:48
其实南宋的例子,已经隐含第二个“灵魂拷问”了。
总结一下:在当时历史条件下,宋朝的政府是有权决定“社会上应该有多少钱”的。但是它的决定,其实依赖于一个金属货币,金属货币当然受到总量限制,这也是朝廷发行的一个依据。
但是作为一个政府,当它决定采用金属作为答案的时候,你会发现——它印多少钱都没用,因为不管它发行多少铜钱,大家都会去囤积。这不取决于政府主观的决定,大家都知道金属就有这么多,有价值在。
于是结论就是:任何一个有权决定这社会该有多少钱的人,如果采用金属货币作为支撑,会产生错误、没有意义的决定——因为金属使“货币决定权”完全没有发挥出来。
小跑 35:02
金属自己的特性已经决定了,就不用你了。
Will 35:05
对,你就没用了。所以发展到现代社会,已经没有政府或央行用再金属去做货币了,金属有多少就是多少,还要你干嘛?该通缩还是通缩,通缩也不是你的责任,因为你也管不了;但你也制造不了通胀,因为金属就那么多。
所以,回到我们开头说的,如果有一个“3×2×2”的矩阵,那么其中由政府或者货币当局决定、且同时采用金属作为货币的这种选择,在人类历史上就消失了,也就是说在这12种组合中,有若干个组合已经不存在了。最终我们应该会从这三问中剩下的可能答案中,找到相互兼容的点——就是货币体系可能存在的最佳形态。
这就是“灵魂三问”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