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变什么时候会发生?
Hi,
本文为《牧羊人的哲学课》节选。近期越来越感觉其关乎当下,做了小小修正,重新思考一遍。ps. 本文的讨论适用于分析经济、金融市场、社会运动、当然也包括web3世界中微观和宏观的动态。
Enjoy!
Frank Underwood:把“不”变成“是”,中间必须有一个“也许”。
Viktor Petrov:革命接近你的方式,是暗中悄悄袭来,一步一个脚印。我不能忽视最小的一步、最小的改变。
——《纸牌屋》第三季片段
复杂系统(complex system)是系统科学里的一个子集。它就像一只硕大的八爪鱼,触角所及,无所不达——可以延伸至我们能想到的任何领域。从物理学的自我组织、社会学的自发秩序、数学的混沌理论、生物学的适应性、信息论、到人类学、气象学、经济学、心理学…等等等等。
再看这门科学的面相:那“非线性”的眉眼、“自发秩序”的韵味、“正负反馈循环”的举手投足,不管是社会变动、国际局势、还是金融市场,它们都是非常精准的“撩人点”。其中三个重要概念:超稳定(mega-stability)、多稳定(multi-stability)和亚稳定(meta-stability)尤其撩人,因为它们可以解释我们最关心的事情——“改变”什么时候会发生?
在当下这个所有人都期待“改变”发生的时刻,也许是个机会讨论一下:“改变”如何发生?什么时候会发生?
首先需要解释清楚超稳定、多稳定和亚稳定这三件事。可怎么把这三个概念用最“浪漫”的方法理解掉?
也许兔兔能帮个忙。
01
大家都听过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吧。
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去看兔爷爷。回家时,小白兔拿了一包白菜籽,小灰兔拿了一筐白菜。转年冬天,小白兔和小灰兔又一起来看兔爷爷。小白兔送了一筐新白菜给兔爷爷,而小灰兔两手空空,什么都没有。
兔爷爷和小白兔对小灰兔说:看见没?这就是懒惰的结果。小灰兔垂头丧气的回家了。
故事结束了。
这个故事还可以继续往下讲:
小灰兔在回家的路上忿忿不平:凭什么自己总是这么灰溜溜的?凭什么小白兔就不能分点白菜他?凭什么兔爷爷总是站在白色兔子那一边?为什么这个动物世界这么不公平?
越想越气,越气就越饿,一饿就更愤怒。于是小灰兔拐进树林,集合所有没菜吃的小动物们,进行了一场激情演讲:
小白兔见死不救,袖手旁观,他跟兔爷爷在背后一定有阴谋,想把我们这些弱势小动物赶尽杀绝。出窝!不愿饿死的动物们,兔世界internationale的时候到了!
于是小灰兔带领一群饥饿的小动物闯进了兔爷爷和小白兔的家,吃光了所有的白菜,杀死了兔爷爷和小白兔。故事结束了。
虽然有点暗黑,但第二个结局就是这个平静动物世界中的黑天鹅事件(尾部风险)。尾部风险为什么会发生?小灰兔在饿到极点的那一刻,“劳动 = 有白菜 = 不饿肚子”的正常分配体系已经不再稳定,维持平衡的力量偏移过了拐点——于是“稳定性”就自动分解了。
这种情况可以避免吗?也不是不可以。如果小白兔和兔爷爷能够当场分给小灰兔一些白菜,这件事也许就不会发生。
分白菜的行为,意味着放弃“劳动 = 才有白菜”的“1 : 1”固定汇率,意味着改变规则,允许适度懒惰和不劳而获。这种“规则改变”有助于维持(至少延长)动物界中的平衡。正如百年前的普鲁士,一个社会民主运动刚被削平后的极不稳定系统,就是被俾斯麦为“安抚”而发明的世界最早工人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暂时扶稳的。
02
不只是兔兔世界,在几乎所有国家治理、宏观政策、交易策略、两性关系的故事中,都有一个“稳态结构”。稳,等于有了抗干扰能力,“改变”就能在一段时间内不发生。
这当然不会持久。因为任何故事里面,都有子故事、孙故事;任何系统里面,也有子系统、孙系统。这些子子孙孙不但自己会变,也相互作用。
比如,小灰兔对小白兔和兔爷爷的情绪会变,会从“佩服”到“憎恨”,森林里饥饿的小动物也会互动。所以各种因素复杂互动,“稳态”总有一天会破掉。
那有没有办法能将“稳定”尽量保持住呢?
当然有。要“不变”,惟一的方法就是“变”,还得自己主动“变”。不稳定出现时,系统自动升级,必要时自己删除自己的旧版本——直到找到新的稳态为止。这就是一个靠不稳定来维持稳定的“超稳定”(Mega-stability)系统。
二战后的世界就是一个超稳定系统。超稳定系统不代表天下太平,而是湖面粼粼但暗流涌动——“和平”靠的是制造冲突、改变规则、大小不断的代理人战争来实现的。一个伟大的“超稳定系统”,可以维持几千年不变的社会结构,一定是靠几百年一次的周期大动荡来实现的——它应该是一个有“超稳定”基因的系统。
03
那什么是亚稳定系统(Metastability)呢?
我们再回到兔兔世界。在小灰兔走出兔爷爷家门口处按暂停键。蒙太奇切换,聚焦小灰兔的脸。镜头缩进,进入小灰兔悲伤的眼睛。再继续缩进,进入兔兔脑神经。
小灰兔此时的脑神经,就像雨后院子里的塑料布,凹凸不平,积成深浅不一水坑。一阵风吹来,塑料布凌乱了,几个浅坑中的积水失去平衡,同时汇集到了深坑里。突然间,各坑一损俱损,所有雨水都集到了中间的深坑里。
浅坑的状态就是亚稳定:风平浪静时,能量最低,若无扰动便长久存在。一旦受到“适量的扰动”,小风一吹,就有可能崩溃。
小灰兔离开兔爷家时的意识,也是亚稳态。不幸在风吹起的瞬间耦合,从一个可能产生任何想法的状态瞬间,突然灵光乍现:原来他们都在欺负我!
悲剧就发生了。
04
那么问题来了:一个“亚稳定”状态,到底是会向左转变成“超稳定”,还是向右转终于“崩溃”呢?改变,到底什么时候会发生?
在市场交易中,一个波动率的突变,会让整个市场向左转“转牛”,还是向右转“转熊”?在宏观经济中,一个不及预期的失业率,会让整个国家向左转“企稳”,还是向右转“崩溃”?在两性关系中,一个“普通却自信”的脱口秀段子,会让整个男性群体向左转“口诛笔伐”,还是向右转“洗面革新”?
如果我们自己就是一个浅水坑,身处塑料布这个大体系中,怎么知道自己是超稳定,还是亚稳定呢?一个估值过高的金融市场,什么时候会迎来连夜熔断?一个被病毒压抑许久的全球经济,什么时候会对央行和政府“不惜一切代价”的拯救计划有反应呢?
复杂系统也许会告诉我们答案:关键就在那“适量的扰动”。
一块磁铁加热到770度时会突然失去磁性——这就是莱辛模型。磁铁有磁性时,每个铁原子会不时顽皮一下,但很快会被旁边的小原子重新同化。然而,当温度达到那个魔性770度时,热运动让整个体系凌乱,不能保持统一指向,于是失去磁性。
金融市场、经济和社会发展完全符合这个规律。亚稳态就刻在它们的基因里。
当一个市场不是基于“估值”,而是靠“行为”来定价时,它就像莱辛模型中的磁铁。市场行为互相同化,然后一致行动。结果就是亚稳态的“技术型释放”,一旦达到相变点,那个确定性的结果——改变,就发生了。所以当估值已经超出人类想象力,市场熔断必然发生,只缺一个“扰动”的借口——在庚子年,命运选择了新冠病毒。
新冠后的全球经济,是一个零负利率的极端世界。在货币和财政刺激加热磁铁中,企业、你和我,就是那一颗颗小丸子、塑料布上的一个个浅水坑。小丸子看不到整个磁铁的状态,小水坑也看不到整块塑料布的倾斜,到底是开足马力,还是继续储脂过冬?只能看自己身旁的小丸子和小水坑——如果邻居撸起袖子开始干,那可能是曙光真的已来;反之,如果腾讯大裁员,京东也不太可能和你攻克时艰。
当行动步调一致时,整个经济会变成亚稳态,进入改变前夜。如果磁铁中的小磁针们都选择储脂过冬,您想刺激它们改变方向,只能在外面再加一个更巨大磁场。当磁场的反作用力达不到“适度的扰动”,“改变”就不会发生。
但政府一定要大剂量无底线刺激经济吗?也不一定,即使刺激场非常弱,慢慢推搡,系统也有可能改变状态,临界动能推动整个经济开始调转方向,向上移动。
只不过这个过程会很耗时。在一个靠负债续命的世界里,时间也许比金钱还珍贵。生产力和债务赛跑,时间做裁判。病毒淫威这几年,已经把全世界的资产负债表砸出了一个硕大的坑。当饼再也烙不大,蛋糕不能再增长时,一切就变成了零和博弈。
而据史料记载,零和博弈的结局大概率会很惨烈。
世界上没有能看到“改变”发生精准时点的水晶球。在我们的经济世界,只需要看加热磁铁的那只“大手”——因为只有它能带来改变一切的“扰动”。它的决定正在影响今天、明天和未来几个月的金融资产价格。不同选择会带来不同后果。
本文讨论的是经济和金融市场,请勿过度联想。